建黨百年之際,為引導青年學生以社會實踐形式參與“四史”宣傳教育,使青年學生從黨史學習和宣講中激發信仰、獲得啟發、汲取力量,河北科技師范學院文法學院由李洪洋老師帶隊組建了“青春里·心向黨——紅薪之聲”黨史宣講團。自7月5日開始,宣講團成員將理論實踐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深入社區、村莊、學校等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宣講活動,讓黨史教育走進家鄉的山山水水。
紅色文化伴隨青春風采,飄揚在祖國大地。分散在祖國各地的宣講團成員走出校園、走出課堂、走向社會,結合文法學院專業特色,以黨史宣講活動為主要實踐內容,輔以參觀紅色基地和探訪老一輩黨員干部等多種活動形式。
宣講團在李洪洋老師的帶領下,深入青龍滿族自治縣陳臺子村開展了“紅薪之聲”主題宣講活動。宣講團成員參觀了燕山游擊隊紀念館,重溫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陳臺子村人民在黨的帶領下做出的艱苦卓絕的斗爭。隨后,他們帶領兒童和村民參觀紀念館,將陳臺子村的紅色故事與黨史教育結合起來,宣講了“軍民聯合抗日”“刺刀下的裝聾作啞”等一系列英雄故事。這些故事使得村民更加深刻地體會了中國共產黨為祖國、為人民做出的不懈努力和犧牲。
少年強則國強,為了筑牢更多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對黨史的認知度,宣講團在山海關區服遠社區為社區的孩子們開展了以“爭做共產主義接班人”為主題的黨史教育活動。宣講團成員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和專業的知識素養帶動青少年的愛國愛黨思想步伐,提高他們對黨史的興趣度。張家口市的宣講團成員也主要針對青少年進行了一場宣講活動,在體育場為孩子們普及黨史,講述革命英雄故事,帶領他們齊唱《童心向黨》紅色歌曲。宣講團成員還先后在秦皇島“藍橡樹”兒童閱讀室、任丘市出岸鎮百尺村小學和張家口市陽原縣第二中學,通過講述抗戰歷史故事來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重溫黨的光輝歷史。
為讓基層群眾更多了解黨史知識,增強愛國理念,在唐山市路南區李新莊村、大慶市高臺鎮文化廣場、呼和浩特市回民區四合興社區居委會、任丘市出岸鎮百尺村委會等地,宣講團成員分別向社區里的孩子們、村“兩委”班子、黨員住戶代表等開展了內容豐富、接地氣的黨史宣講活動,并通過分發黨史知識手冊等形式進行宣傳,促進了大眾對于黨史的關注。
積極學習黨史、宣講黨史,“青春里·心向黨——紅薪之聲”黨史宣講團的社會實踐活動,帶動了廣大鄉鎮、社區居民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賡續紅色基因,共同創造美好生活,真正做到了“黨史學習強信念,教育幫扶助家鄉”?;顒颖弧皭坶_大學生”“大學生新聞”“河北德育網”等多個網站或媒體報道。(秦皇島日報 記者盧紀鋒 通訊員周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