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感知未來·智享康養”基地項目建設,全力打造集康養裝備、智能傳感器產業等于一身的綜合基地;發揮氣功療養、太極養生、塵肺康復、森林氧吧、溫泉療養、中醫養生等特色康養項目優勢;引進特色醫療、康復健身、整形美容等企業,與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力量合作建設康復療養中心;加大康復輔助器租賃市民補貼……
近年來,北戴河區緊密結合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定位,發揮生態優勢,重點發展康養業態,通過產業轉型,加速實現綠色崛起。
生態優勢夯實康養基礎
一場清雨驅走夏日的暑氣,漫步在中海灘路,青翠的綠植和路對面碧藍的大海遙相呼應,藍綠交織的天地里,海風輕拂,送來陣陣花香。天藍、海碧、林幽、花香,灘寬水清、沙軟潮平,作為中國四大避暑勝地唯一的海濱城市,北戴河讓無數人流連忘返。
6月28日,北京的李國晨和老伴兒張秀琴再次來到北戴河?!笆畮啄炅?,每年差不多都這個時候來,避避暑,養養生?!眴柤八麄兡昴甓家谶@兒住上兩三個月的原因,兩位老人說:“空氣好、環境好、氣候好,走在哪兒都跟花園兒似的?!?/font>
一灣金沙擁碧海,兩山綠樹映紅樓。作為康養勝地,北戴河擁有海洋、森林、濕地三個主要生態系統,每立方厘米空氣負氧離子達到7000個,被譽為“天然氧吧”,盛夏日平均氣溫22℃至25℃,一級空氣質量天數年均達300天以上,海水質量常年保持在國家一類水質標準以上。先后獲得全國文明城市、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首批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級健康促進區等多項國家級榮譽。
近年來,北戴河始終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永續工程,持續推進大氣污染治理,完成“氣代煤”“電代煤”“太陽能光熱+”等清潔供暖改造;實施戴河、新河濕地治理等水環境綜合治理項目,以“河長制”“灣長制”促進“河海長治”,入海河流水質達到水功能區劃標準,浴場海水水質長期保持國家一類標準;實施公園游園、主次干道、小街小巷綠化提升11萬平方米,完成10項園林綠化工程建設,建成區綠地率達53.93%,人均公園綠地56.47平方米。
“療養”轉軌“康養”
7月12日,改革后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北戴河療養院康養中心內,許多游客在體驗傳統中醫康養服務。他們有的在做足浴按摩,有的在調理脊柱,有的在體驗科技感十足的HRA健康檢測和微循環修復。
中華全國總工會北戴河療養院始建于1951年,是北戴河區成立最早的療養院之一。借助培療機構改革東風,這個有70多年歷史的療養院主動調整服務方向,由過去的“療”與“養”向“康”與“養”轉軌,用“康養+”打破傳統療養院單一的服務模式,滿足游客從“住客房”到“住服務”的轉變,探索實現一年四季康養。
2016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改革的指導意見》。作為全國培療機構改革最大承接地,北戴河區共有116家涉改培訓療養機構(以下簡稱培療機構)。
借助培療機構改革東風,北戴河區不斷探索發展康養產業,放大培療機構改革政策效應,同時發揮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政策優勢,推動避暑勝地向康養勝地轉型。此外,北戴河區積極引進中國康養集團、河北平安健康集團等第三方專業機構,聯動各方資源,共同構建全方位、全周期、一站式的康養服務體系:在旅游度假、夏季休療養等現有功能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完善健康管理、養生保健、康復康養等功能設施;提供老年群體的候鳥旅居、老年照護、老年大學等品質養老服務;延伸人才培訓、論壇會議、智慧養老、文娛健身等配套功能;培育功能齊全的康養服務設施和良好的康養文化氛圍。
河北煤礦工人療養院、河北省醫療氣功醫院已完成改革;中康養燕山療養院和大家保險療養社區、河北平安集團綜合康養項目、海情康養中心項目基本完成改造升級;中康綠康國稅總局培訓中心項目,正在進行施工圖設計;應急部北戴河康復院項目,已投資0.91億元,推出醫養結合、慢病調理等特色業務,謀劃打造月子中心……目前,北戴河區培療機構改革實施方案已全部通過國家培改辦批復,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特色康養項目翻陳出新
6月27日,位于北戴河怪樓藝術片區的康養文旅融合服務平臺正在加緊進行室內裝修?!绊椖靠偼顿Y4000萬元,改造面積4066平方米,除對原有的經典藝術陳列區升級改造外,還增設了瑜伽、太極、八段錦等室外多功能康養平臺,通過激活片區內部閑置資源,打造集主題酒店、藝術展陳、論壇舉辦、營地研學、健康體驗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標志性康養文旅融合品牌?!北贝骱訁^委常委、政府常務副區長張子松說。
氣功療養、太極養生、塵肺康復、森林氧吧、溫泉療養、中醫養生、保健服務、體育健身、女性瑜伽……說起北戴河的康養,幾乎每個人都能說出很多耳熟能詳的項目,腦海中隨之浮現出一幅幅令人向往的愜意畫面。
近年來,北戴河區在發揮這些特色康養項目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資源潛力,不斷發展健康服務新業態新項目,依托北戴河醫院醫共體、氣功療養院等現有特色醫療資源,通過引進特色醫療、康復健身、整形美容等企業,與醫學院校、科研院所和社會力量合作建設康復療養中心、健康養生基地和高端醫療旅游項目,努力構建以旅居康養為重點,多層次養老為補充,以運動醫學康復、術后康復、中醫藥養生保健、醫美體檢等產業為特色,“康養+旅游“康養+文化”“康養+體育”“康養+鄉村”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大康養產業體系。
高端康養產業破題開局
7月5日,應急部康復院北戴河療養院內,來自邯鄲的35歲游客李東偉正在體驗水療,康復醫學科主任段建勇在旁指導并通過電子監測系統觀察他身體指標的變化情況。
“水中運動訓練康復系統,通過水流的沖擊、阻力、浮力、溫度,通過氣泡作用于人體,對軟組織水腫、疼痛有緩解作用,增加肢體的活動度,目前在國內比較先進。這個項目推出后,特別受歡迎?!倍谓ㄓ抡f。
近年來,北戴河區緊密結合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定位要求,利用國際先進養生管理理念、技術和得天獨厚的環境地理優勢,打造具有國際標準的高端康養產業。為實現高端康養產業破題開局,北戴河區加快平安集團北戴河醫養、燕山大廈改造、華北石油改造、北戴河海情康養中心、康養文旅融合服務平臺等總投資約10億元的高端康養項目投產達效;深化與中國康養集團等改革承接企業和國內領先醫療、康養機構合作,為已批復改革的培療機構開辟審批綠色通道,提供全方位支持;積極幫扶相關項目爭取上級資金支持,為燕山療養院、國稅總局培訓中心、冀北電力療養院3個康養項目爭取中央預算內資金1212萬元。
同時,北戴河區堅持以項目建設作為康養產業發展核心,建立完善基礎設施、供應鏈條、聯動資源、人才供給、支持政策、營商服務六項康養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康養行業會議會展、國家級康養旅游、國家級中醫藥健康養生、康養“政—產—學—研—用”、北戴河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示范區成果展示五大基地,謀劃實施一批高端康養項目。
惠民康養服務滋養大眾
7月5日,在西山街道安居社區日間照料中心,10余位老人簽訂了康復輔助器具租賃協議。多功能的電動護理床、靈活多用的電動輪椅,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康復輔助器具帶來的便利。通過租賃的形式,100元的康復器具政府補貼80元,居民只需支付20元即可帶回家。
“康復輔助器具市場需求量很大,但專業康復輔助器具價格普遍較高,一般家庭難以負擔,租賃形式可以有效破解這一難題?!睋贝骱訁^民政局養老辦主任蘇海利介紹,本區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在享受60%的市級財政補貼基礎上,還可以再次享受20%的區級財政補貼。
“真沒想到,花這么少的錢就能用上這么好的輔助器具?!本用窭顫o80多歲的爺爺租了一臺電動輪椅。
今年,北戴河區將康復輔具租賃試點建設工程列入民生實事,在安居社區、東經路社區、英才社區的日間照料中心內設置了康復輔助器具租賃試點,居民可就近前往。
據了解,北戴河區所轄兩個街道的8個社區均已開設日間照料站。除此之外,北戴河區還致力于打造“15分鐘康養服務圈”,提升康養基礎設施,完善體育健身生活及各類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免費開放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推進全民健身、文化惠民。(秦皇島日報 記者安淼 通訊員葛文嬌)